教育部出臺新政策惹爭...
分類: 最新資訊
短信詞典
編輯 : 短信大全
發布 : 06-01
閱讀 :608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3至5年努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學科學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學生科學素質明顯提升。通知一經公布,網上就又吵翻了天,很多人并不看好這項舉措,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希望教育別折騰,不折騰就是最好的教育。科學重要,信息、美術、音樂、勞動……它們重要嗎?重要!而在現代中高考考查體系下,它們得不到重視。這項改革涉及的內容很多:比如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課程,將教輔書納入監管體系;推進中高考內容改革,強化實驗考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試點建設科技高中,加強大學與高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銜接……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關鍵!“強化實驗考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顯然教育部這一輪改革要增加學生科學素養,加大實驗考察和動手能力,這意味著以后的中高考內容中關于實操的內容會有所增加,學生要做到理論和實踐操作兩手抓,不能再只盯著文化課成績看了,綜合素養也很關鍵。今后中高考內容改革的重點方向大概率是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而主要內容就是增加實驗考查方面的內容!教育部還劃定了時間表,用3—5年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呢,教育部在《意見》里也給出了一些相關的配套措施。教育部給出的措施主要是要用好社會資源:統籌動員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規劃展覽館和工農企業等單位,向學生開放所屬的幾乎各類資源;鼓勵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激勵機制,引導科學家研究和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安排實驗室等科技資源向中小學生適當開放,協同組織科學夏(冬)令營等,為科學實踐活動提供有力保障。看到教育部列出的這些配套措施,我真懷疑這些專家是不是天天坐在辦公室吹空調,把腦子吹迷糊了。這些科技資源和高等院校資源,除了大城市有,農村有嗎?云貴大山深處的小縣城里有嗎?敬愛的張桂梅校長創辦的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有嗎?很多農村學校連一個像樣的實驗室都沒有!教育部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忽略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可以說這個問題不解決,所謂的中高考內容改革最終只會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平,這個問題就是教育資源分布的極不平衡!所有優秀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學區房,掐尖招生應運而生。可笑的是,教育部門一再強調素質教育,但是中高考還是以分數論輸贏,優質資源都集中在那么幾個學校,為了上小、初、高名校,他們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背題,刷題,哪該有精力去創新啊,哪有時間去培養科學素養啊!新高考剛開始全面推開,現在又要改革了。反正這些年教育部不是在改革,就是在改革的路上。眼下教育部又要開啟所謂的中高考改革了,意味著新一輪的大折騰拉開序幕,中國的家長們估計已經麻木了,該買學區房的還得買,該上補習班的還得上。現在中高考內容要增加實驗考查,可以預見,各類科學素養培訓班又會像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家長為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爭相去報輔導班,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教育成本不斷提升,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壓得家長喘不過氣來。教育部的政策是好的,理應支持。可是政策越改,學生越難,改來改去,折騰來折騰去,什么都要學,什么都要補。中高考內容改革,今年是推進科學素質,明年可能是道德素質,后年是理財素質……年年翻著花樣來這些年越改考的越多,越減考的越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優秀的品格,培養自學能力,培養興趣愛好,而這樣的窮折騰,把什么都拉進課堂上,這樣的做法意義到底在哪里呢?除了能裝點一下門面,價值何在?教育部當務之急應當取消中考,盡快普及高中義務教育,取消重點學校,均衡教育資源,學生高中畢業后再開始分流,部分學生可以選擇上大學,不上大學的學生也可以選擇上專科學校,從而避免過度內卷。孩子不是萬能的,不要再增加科目了。讓教育回歸原本,把德育放第一位,先做個善良的人,做個自食其力的人。畢竟將來絕大多數是普通過日子的勞動人民,畢竟精英是極少數的,沒必要讓孩子們痛苦陪跑。看看這幾年,一會兒說語文重要,搞“大語文”時代,發展中國文化,現在又說科學重要,指揮棒能不能不要瞎指揮。看看現在的學生,書包越來越重,鏡片越來越厚,抑郁率越來越高,沒有身心健康、一切都是零!希望教育部專家能走出書齋,多到一線走走,多聽聽一線教師的心聲。學校應是一方凈土,是教師靜心育人的地方,少折騰教育,不折騰教師才是對教育最大的支持。對教育部來說,不亂折騰,就是對教育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