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暗涌!公募機構年中...
分類: 最新資訊
短信詞典
編輯 : 短信大全
發布 : 07-22
閱讀 :591
隨著196家公募管理機構旗下基金披露完畢(數據截至7月21日晚18點),彰顯各家機構“綜合實力”的非貨基金規模排名出爐。雖然僅是對上半年的總結,但新時期公募機構的行業態勢已然明了:1、 頭部機構實力和位次有微調,但競爭激烈程度上升,規模之間差距拉開;2、 銀行系的中小型公募規模數字增長惹眼,不止一家單季度增長高達百億元;3、 雖然二季度市場波動明顯,但千億規模的公募數量進一步增長。4、 業內管理規模的增量主要來源于中小型基金公司。“群英薈萃”前十強公募基金機構的規模前十強,某種程度上就是行業一線機構的“座次”。相較于今年一季度,公募機構最新非貨規模排位中,前七強機構和座次未現變化,前十強也只是微弱變化。具體來說,前十強依次是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鵬華基金(下圖)。其中,易方達基金繼續“傲視群雄”, 獨享“萬億級”殊榮,以1.04萬億元的規模高居榜首。但其二季度內,微減了200億。而緊隨其后的華夏基金、廣發基金,這兩家機構環比規模均有增長。所以,當下行業前三強的“座次”是相比之前更接近了。此外,富國基金和招商基金的非貨規模,也實現了季度環比增長。而鵬華基金公司以“4000億+”的身份守住行業第十名。“準一線”排位“亂了”據WIND數據,非貨規模排名第11位-第20位的機構(即傳說中的準一線機構),互相的排位變化異常激烈,甚至讓人感覺有點“亂了”(下圖)。根據WIND的數據,二季度末第11位-第15位的公募機構依次為:工銀瑞信、景順長城、國泰基金、天弘基金、華安基金。而第16名至第20名依次為:中歐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興全基金、中銀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其中,國泰基金是從一季度末的第16名直接上升至第13名,非貨規模由3244億元增至3457億元。天弘基金則連續兩個季度排名躍升,一季度末從第16名升至第15名,二季度末繼續升至第14名。“腰部”排位競爭“白熱化”第21~30名最新排名依次為:永贏基金、平安基金、銀華基金、建信基金、興業基金、東證資管、萬家基金、大成基金、華寶基金、浦銀安盛基金。這其中,本季度最為激烈的場面由永贏基金“主演”。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永贏基金為此不斷前移,從去年末第23位,上升至一季度的第22位,二季度更穩步升至第21位,規模增至2411億元。此外,國投瑞銀、國壽安保、民生加銀、中加基金、長城基金、中銀國際、華商基金、農銀匯理、上銀基金、安信基金,位列第31位至第40位。與一季度末相比,從這一序列掉出去的是前海開源(一季末第38位),上銀基金取代了前海的位次。這也反映二季度的行業特點,銀行系的公募整體處于強勢增長狀態。“千億俱樂部”增至42家截至二季度末,業內已經總計有42家公募機構規模超過千億元,比一季度末多了4家。即上述盤點的前40名,加上海富通基金和國聯安基金。此外,財通資管、長信基金、前海開源和中信保誠屬于千億機構的“預備役”,規模在900億元-1000億元的區間。其中,財通資管“沖勁十足”,最新規模為997億元,而一季度末為904億元,短短一個季度增長近百億元。長信基金季度環比也增加近100億元。所以,在內地公募機構,對誰都不能小看。附下圖:2023年二季度末公募非貨規模前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