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資管之產品篇:銀...
分類: 最新資訊
短信詞典
編輯 : 短信大全
發布 : 01-03
閱讀 :605
2023年A股市場沒有等來期待中的行情,反而在下半年節節走低,再次打響3000點保衛戰。權益類資管產品在2023年的震蕩行情“煎熬”中迎來陣陣“寒意”,債券類資管產品則在債市走牛的行情中收獲越來越多的“粉絲”。從不同資管行業的表現來看,大部分產品平均回報為負,僅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銀行理財平均回報為正收益。2023年的市場行情中,追求低波穩健、絕對收益標簽的銀行理財表現比公募基金要突出,再次凸顯了兩大資管子行業的不同定位和特性。2023年,超9成銀行理財實現正收益,近6成公募基金浮虧。從不同類型產品來看,權益類產品大多處于浮虧狀態,其中以券商集合理財、信托產品的權益類產品表現相對較佳。純債型產品2023年平均回報在2%-4%之間,其中以純債型保險資管產品平均回報最高,達3.69%,以純債型理財產品凈值波動最小,最大回撤平均值僅-0.14%。從波動性指標來看,在各類資管機構中,以公募基金平均最大回撤幅度最大、銀行理財最大回撤最小。截至12月25日,公募基金最大回撤平均值為-12.89%,理財公司存續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最大回撤僅-0.69%。信托產品整體回撤也相對較低,最大回撤平均值-3.19%。保險資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居中,最大回撤平均值分別為-6.24%、-4.29%。銀行理財:超9成產品正收益 凈值波動趨小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12月25日,理財公司存續公募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累計凈值增長率口徑,下同)為2.73%,其中有93.8%的理財產品實現了正收益。主要依賴固收類產品實現“穩健”表現。其中純固收類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3.31%,其中141只純固收產品今年以來回報超過5%,僅18只產品今年以來回報為負。固收+理財產品可能受股市或期權表現等影響整體收益率略低,實現2.77%的平均回報。混合類理財產品和權益類理財產品則受股市震蕩下行影響更大。權益類理財產品虧損幅度最大,今年以來平均回報-12.14%,混合類理財產品勉強獲得平均正收益,今年以來平均回報0.63%。在所有類型資管機構當中,銀行理財最大的特定是穩定、波動小,在2023年這樣的市場行情下,這一特點的優勢尤為凸顯。2022年末受債市大幅波動影響,銀行理財破凈率一度達到21.23%。今年隨著債市走牛,銀行理財破凈率大幅下降。截至12月25日,僅4.7%的理財產品破凈。理財產品凈值波動也越來越小,截至12月25日,純固收類理財產品2023年最大回撤的平均值為-0.14%,相比2022年最大回撤-1.42%回撤幅度明顯下降。回撤幅度也明顯小于其他類型資管產品。其他類型純債型資管產品最大回撤平均值較為接近,據wind數據,截至12月25日,純債型公募基金、純債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純債型保險資管產品2023年最大回撤平均值分別為-0.35%、-0.32%、-0.41%。銀行理財凈值波動下降背后是,現金及銀行存款配置比例大幅上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下降等,銀行理財在2023年大幅提高了現金及銀行存款的配置比例,wind數據顯示,2022年末,銀行理財配置現金及銀行存款比例為2.15%,2023年6月末配置比例達到23.46%,2023年9月末有所下降但依然配置比例不低,達17.38%。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則明顯下降,從2022年末的3%降至1.27%。公募基金:近6成產品浮虧截至12月25日,公募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的平均值為-5.95%,近39.76%的公募基金實現正回報,近6成公募基金今年浮虧。若與業績比較基準相比較,則有一半的公募基金跑贏了業績比較基準。回報最高的公募基金為QDII基金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65.17%。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今年整體表現欠佳, 截至12月25日,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2023年平均回報分別為-11.18%、-11.19%。債券型公募基金受益債市行情回報尚可,2023年平均回報2.25%。其中純債型(含短期純債型、中長期純債型,下同)公募基金2023年平均回報達3%。從投資風格來看,截至12月25日,小盤成長基金指數、小盤風格基金指數、小盤平衡基金指數今年以來回報居前,大盤成長基金指數、成長基金指數、大盤風格基金指數、中盤成長基金指數跌幅居前。細看具體基金,小盤成長基金指數表現不錯主要是由于以北交所股票為主要投向的基金表現不錯,大盤成長基金指數表現較差主要是由于低碳、新能源主題基金跌幅大等原因。券商資管表現“逆市”:權益類優、債券類弱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2023年表現不錯的品種為股票型,但純債型產品表現較弱。截至12月25日,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今年以來總回報的平均值為1.05%,其中股票型券商集合理財今年表現尚可,今年以來平均回報5.89%,為2023年表現最好的權益類資管品種。混合型券商集合理財今年以來平均回報-3.14%,純債型券商集合理財今年以來平均回報2.12%。據21世紀資管研究院分析,券商股票型集合理財產品表現不錯可能跟發行了不少參與IPO企業戰略配售的產品有關,有71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名稱涉及“配售”,截至12月25日,這71只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為12.24%,以股票型為主,也有少數混合型產品,或拉高了相應類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信托:暴雷產品兌付迎進展 權益標品表現尚可隨著房地產行業繼續暴雷,曾為房地產輸血的信托行業2023年也“雷聲”不斷,再加上一些政信信托也時不時被爆出逾期,信托業存量風險加速暴露,中融信托、萬向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出現兌付危機。與此同時,一些前幾年已經“出險”的信托公司陸續開始打折兌付。四川信托兌付危機在爆發3年多后近期迎來了兌付方案,自然人投資者的兌付比例為四到八折。安信信托2023年5月開始啟動自然人打折兌付,兌付方案分為即期、遠期兩種付款方式,即期兌付比例在50%~80%,遠期兌付比例在75%~90%。新時代信托2022年出臺的兌付方案跟安信信托兌付比例差不多,在50%~80%。由于風險頻發,2023年融資類信托持續成為被壓降的對象。據中信信托統計,截至2023年,非標債權融資類業務,以房地產和城投公司為代表的傳統業務規模,相較2018年下降12%。2023年3月,信托業務三分類的頒布實施,進一步明確了信托公司定位。信托業加快轉型,由過去以傳統非標債權融資業務為主導,轉變為“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服務信托”綜合發展。從信托投資類產品表現來看,權益類信托產品表現尚可,股票型信托產品2023年平均回報-1.28%,其中不少采取量化多頭、套利等策略。債券型信托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2.46%,表現中規中矩。不過信托公司的貨幣類產品由于目前投資債券限制相對較少,尚具備一定的收益優勢。貨幣類信托產品成為2023年受到投資者青睞的品種之一。據wind數據,12月29日有數據可查的145只貨幣類信托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為3.06%,而其他類型資管產品的貨幣類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大部分在3%以下,有的甚至低于2%。保險資管:純債型產品表現亮眼保險資管產品2023年平均收益均小幅浮虧,據wind數據,截至12月25日,保險資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為-1.74%。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表現一般,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11.4%,混合類保險資管產品虧損幅度相對較小,今年以來平均回報-6.66%。純債型保險資管產品表現不錯,今年以來平均回報3.69%,為平均回報最高的純債型資管產品。在業務范圍方面,保險資管在2023年迎來新的進展,年內5家保險資管機構獲準試點開展ABS及REITs業務也成為廣受關注。2023年3月,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資產支持證券掛牌條件確認業務指引第4號——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相關要求(試行)》,拓展了資產證券化(ABS)及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業務主體,明確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ABS及REITs業務的申請條件、申請程序、自律監管等關鍵事項。10月,國壽資產、泰康資產、太保資產、人保資產、平安資管作為首批保險資管機構,獲準試點開展ABS及REITs業務。深交所在公告中表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參與ABS及REITs業務,是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