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殺瘋了!起訴Open...
分類: 最新資訊
短信詞典
編輯 : 短信大全
發布 : 03-03
閱讀 :179
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昨夜今晨,人工智能(AI)行業上演了一場新的重磅大戲。鈦媒體App獲悉,北京時間3月1日,“硅谷鋼鐵俠”、億萬富翁、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向美國舊金山高等法院提起訴訟,起訴OpenAI和該公司CEO山姆·奧爾特曼 (Sam Altman) ,OpenAI聯合創始人、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以及 OpenAI 的若干實體。這份46頁、1.4萬字訴訟文件中,馬斯克痛斥OpenAI違背初衷,并提到曾不為人知的內幕細節。他控告OpenAI團隊違約、出爾反爾(“允諾禁反言”)、不正當競爭等。馬斯克在起訴書中表示,奧爾特曼背叛了OpenAI這家 AI 公司成立時達成的一項協議,即開發技術的目的是“造福人類”而非利潤。OpenAI最近與微軟的密切關系損害了該公司最初對開放、開源通用人工智能(AGI)領域的貢獻。“OpenAI已經變成了微軟的一個閉源形態的實際子公司。在其新的董事會領導下,公司不僅在開發,而且實際上正在優化AGI,目的是為了增加微軟的利潤,而不是為了人類的福祉,”馬斯克在起訴書中指出,這是對創始協議的明顯背叛。截至發稿前,據Axios報道,3月1日,OpenAI高管在內部信中否認了馬斯克多項主張,堅稱該公司保持獨立,致力于造福人類,并且尚未在其產品中實現AGI。“這永遠不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奧爾特曼在OpenAI內部備忘錄中寫道:“襲擊(The attacks)將會不斷發生。”奧爾特曼甚至直言:(我)隨時奉陪。而馬斯克今晨也在社交平臺X上確認了此起訴申請,并多次回應網友稱OpenAI是“企業版套殼游戲“,是閉源 AI 公司。他早前在社交平臺上“隔空挑釁”OpenAI投資的Figure AI,稱其是特斯拉Optimus的競爭對手,并公然宣戰:“放馬過來!”一場關于馬斯克和 OpenAI 的激烈爭論和訴訟大戰即將爆發。馬斯克大戰奧爾特曼,OpenAI高管最新回應:這份指控不正確馬斯克與OpenAI的淵源由來已久。2015年,馬斯克、奧爾特曼等人聯合創辦非營利性組織OpenAI(開源人工智能)實驗室,而二人都是該公司首輪投資者。最初,兩人都抱著 “積極推動開發造福全人類的 AI,讓每個人都用上,去對抗有風險的 AI 技術” 的心態,一起合作、并以此招募到頂級人才。2017年,奧爾特曼想推動成立盈利性質的有限公司,馬斯克希望OpenAI做出明確的選擇。他告訴包括奧爾特曼在內的三位高管,要么離開OpenAI去想錢的事情,要么繼續把 OpenAI 作為非營利組織運營,且在 OpenAI 做出明確承諾之前,他將不再提供資金,否則自己就是個免費給初創公司送錢的“笨蛋”。根據起訴書,從2016年至2020年9月,馬斯克向OpenAI “捐贈”超過4400萬美元。2018年,馬斯克辭任 OpenAI 聯席總裁的職務,但他繼續給OpenAI捐錢、接到關于公司發展的最新消息。再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OpenAI在2019年轉為營利公司,并引入微軟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如今,隨著ChatGPT風靡全球,而且OpenAI成為了微軟最密切的合作伙伴,但馬斯克卻成為這輪熱潮的“缺席者”。最終導致,馬斯克和OpenAI走向“對簿公堂”之路。馬斯克曾表示,ChatGPT標志著與OpenAI原則的重大背離。GPT-4是一個閉源模型,這違反了開源精神,此舉是出于商業目的,而非人類利益。“我仍然不明白,我捐贈了約1億美元的非營利組織,怎么會變成了300億美元的營利性市值。如果這是合法的,為什么不是每個人都這么做呢?”馬斯克稱。近日提交的起訴書中,馬斯克引用了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近期的一段對話,作為OpenAI優先服務微軟的“證據”。當時納德拉表示,“如果OpenAI明天消失了......我們會所有的知識產權和能力。人才、算力、數據,我們擁有一切。我們在他們之下,在他們之上,在他們周圍。”“GPT-4的內部細節只有OpenAI知道,而且微軟也知道。因此,GPT-4與‘開放 AI’相反,”馬斯克在訴訟中表示。“它是出于適當的商業原因而關閉的——微軟將通過向公眾出售 GPT-4 賺大錢,但如果 OpenAI 按照要求將這項技術免費提供給公眾,那么這是不可能的。”馬斯克在訴訟中還談到了2023年11月奧爾特曼被解雇以及隨后恢復CEO職務的情況。馬斯克表示,奧特曼的下臺促使微軟介入,并迫使那些試圖罷免他的董事會成員辭職。他聲稱,現任董事會成員不再是支持和理解該技術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OpenAI曾精心設計的非營利結構,被純粹以利潤為導向的CEO和在 AGI 和人工智能公共政策方面技術專業知識較差的董事會所取代。董事會現在有一個專門為微軟保留的觀察員席位。”馬斯克強調,GPT-4 實際上已然成為 AGI,而奧爾特曼幾乎變相承認了公司技術可以完全轉移到微軟。馬斯克在訴訟文件中引述奧爾特曼的公開發言,“我們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我們擁有所有的知識產權和所有的能力。如果OpenAI明天消失了,我真的不希望我們的任何客戶感到擔心,因為我們擁有繼續創新的所有權利。不僅僅是為了提供產品,我們還可以繼續我們在合作中所做的事情。我們有人才,我們有計算能力,我們有數據,我們擁有一切。”起訴書中的最后部分,馬斯克公布涉及履約、經濟賠償兩個部分的訴訟請求。馬斯克指出,他要求法庭強制被告繼續遵循OpenAI長期以來的做法,公開其開發的 AI 研究和技術公開。同時,禁止利用 OpenAI 或其資產為個人、微軟或任何其他特定個人或實體謀取經濟利益,而且還要對GPT-4是否為 AGI 技術做司法鑒定,因為如果是的話,就超出 OpenAI 給予微軟的授權許可范圍;以及其他若干訴求等。同時,馬斯克還提出包括要求被告返還其不當行為期間獲得的任何收益、披露原告和其他捐助者的資金使用情況、補償性或懲罰性賠償等。針對這份起訴,據axios報道,當地時間3月1日,OpenAI高管在內部備忘錄中做出一些回應,稱這份指控不正確。OpenAI 首席戰略官Jason Kwon表示, “(馬斯克的)指控——包括聲稱 GPT-4 是 AGI、開源我們的技術是完成任務的關鍵以及我們實際上是微軟的子公司——并沒有反映現實我們的工作或使命。”另外他還承認,去年11月奧爾特曼被罷免后,政府重新啟動并正在進行調查。“我們是一家守法公司,致力于履行所有法律義務并完全遵守政府的要求。”具體來說,Jason Kwon在內部備忘錄中反駁馬斯克的三項主要主張:1. GPT-4 代表 AGI:“GPT-4能夠解決許多工作中的小任務,但人類完成的工作與 GPT-4 在經濟中完成的工作的比例仍然高得驚人。重要的是,AGI 將是一個高度自治的系統,有能力為長期存在的挑戰設計新穎的解決方案——GPT-4 無法做到這一點。”2. OpenAI 已經放棄了造福人類的使命:“我們的挑戰是建立 AGI 并確保其影響最大化。我們發現,創造前沿技術并通過 API 和產品廣泛使用的策略最適合實現這一使命的兩個部分,因為我們能夠吸引必要的資本,使技術廣泛可用,并提供護欄這是社會和良心的要求。”3.它是微軟的子公司:“我們還直接與微軟競爭,為企業、開發者和普通人提供最好的價值和產品。據我們所知,OpenAI 是 ChatGPT 和 ChatGPT for Enterprise 的創建者,而微軟則提供 Copilot 和 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對此,倫敦帝國學院商學院教授戴維·施里爾 (David Shrier) 表示:“讓我們記住,馬斯克在 AI 領域開展了多項競爭性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創立了 xAI,這是一家競爭性 AI 公司。” 他補充說,該訴訟可能是為了減緩 xAI 的競爭。“這場爭端讓人們關注到一個更大的問題,即 OpenAI 等許多 AI 初創公司發現自己處于依賴大型科技資金和基礎設施的境地,因為 AI 需要開發強大的計算能力, ”非營利組織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顧問兼主任卡布雷拉 (Laura Lazaro Cabrera) 表示。奧爾特曼則剛剛在社交平臺上回應:“Anytime。”(隨時奉陪)美國律師意見:馬斯克對OpenAI的訴訟有些牽強,但里面的證據確實起到示范作用隨著ChatGPT聊天機器人一戰成名,20億美元收入、800億美元估值的OpenAI持續處于全球科技行業的風口浪尖。針對這場訴訟,據venturebeat報道,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阿納特·阿隆-貝克(Anat Alon-Beck),以及華盛頓CipherLaw律師兼首席技術專家詹姆斯·德納羅 (James Denaro) 兩位法律人士給出了一些建議。德納羅指出,馬斯克在訴訟中所做的努力“有效地迫使 OpenAI 開源其所有研究和技術”。他解釋說,在 OpenAI 成立并為其提供資金時,馬斯克顯然期望 OpenAI 能夠開源。但是,他認為,這很難像明確定義的合同一樣執行這些普遍的理解。“例如,他們是否都同意 OpenAI 永遠不會擁有專有的營利性產品,或者 OpenAI 是否可以同時擁有 一些開源技術和其他閉源技術?法院可能很難發現他們之間達成的協議在范圍和時間上都含糊不清,如果這些協議最初沒有像合同一樣經過談判,那么可以嚴格執行。”德納羅強調,馬斯克對OpenAI的訴訟有些牽強,因為這些協議并沒有明確排除 OpenAI 擁有閉源技術或從中獲利,并且違約索賠是不確定的。“這份投訴將奧爾特曼、布羅克曼和馬斯克之間的普遍共識稱為‘創始協議’,”德納羅說。“但是這是否有真正的協議?如果有,具體要做什么?這些都沒有說明。”然而,德納羅也坦言,馬斯克確實提出了強有力的政策論點,即如果一家公司能夠作為一家為公共利益而工作的非營利組織,收集稅前捐款,然后將知識產權轉讓給一家營利性企業,這將是一個高度對于科技初創企業來說,范式轉變是有問題的。雖然尚不清楚法院是否能夠解決公司形式轉變和知識產權轉讓的問題,但它確實提出了一個可能需要在法律或政策中解決的重要問題。阿隆-貝克表示,他對馬斯克的訴訟“并不感到驚訝”,而他有權提起訴訟,但事實是,馬斯克作為 X.ai 的創始人,現在也是競爭對手,他有明確的“破壞動機”OpenAI。“哪個法官不會看穿這一點呢?” 她指出。盡管如此,阿隆-貝克補充稱,該訴訟實際上屬于特拉華州的商業司法管轄區,而不是加利福尼亞州——因為所有 OpenAI 企業和非營利實體都是在那里成立的。但她解釋說,馬斯克對特拉華州對他不利的裁決并不滿意,因此他可能故意在加州“擲骰子”。因此,這起訴訟可能會讓兩個州在本案中展開競爭,可能會導致案件一路上訴到最高法院。“這確實應該受特拉華州法律管轄。”她表示。然而,無論在哪里提起訴訟,德納羅都強調,“眾所周知,兩方在法庭上很難期望執行‘握手’友好。”歸根結底,埃隆·馬斯克訴 OpenAI 案將“取決于他們之間相對非正式的協議和諒解是否能夠得到執行,這對 OpenAI 會產生重大影響。”事實上,不止是馬斯克,目前OpenAI還面臨與《紐約時報》(NYTimes)的一場訴訟。去年12月27日,《紐約時報》指控OpenAI及其投資者微軟公司未經授權使用數以百萬計《紐約時報》文章訓練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以創造替代《紐約時報》的產品,用“高仿”品與原品競爭。今年2月26日,OpenAI已要求聯邦法官駁回部分原告訴求,稱原告媒體雇用電腦“黑客”操縱ChatGPT等 AI 系統,進而生成“誤導性證據”。OpenAI指認,《紐約時報》通過“數以萬計嘗試才產生高度反常結果”,因此,這家媒體所提指控與其“知名的嚴格新聞標準”相悖。“《紐約時報》無法阻止 AI 模型獲取關于事實的知識。”OpenAI在訴訟文件中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分析稱,《紐約時報》對OpenAI及微軟的訴訟案和其他案例表明,法院目前正試圖解決 AI 技術對版權、隱私和數據使用法律的復雜影響,法律格局也在不斷變化之中。這場訴訟凸顯了促進 AI 創新與保護版權之間錯綜復雜的平衡。據路透社報道,除《紐約時報》,還有其他幾家版權所有方,包括作家、視覺藝術家和音樂出版商團體,也對一些研發 AI 的技術企業提起訴訟,控告這些企業在 AI 訓練中濫用版權作品。被告企業稱,他們的 AI 系統合理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這類訴訟阻礙 AI 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圍繞 AI 訓練是否符合版權法所規定的“合理使用”這一關鍵問題,美國相關法院尚未作出裁決。法官迄今駁回一些類似侵權訴訟,理由是缺乏證據證實人工智能創建的內容與版權作品相似。胡泳強調,隨著 AI 技術越來越多地展現出生成類人內容的能力,不違反版權法的情況下,市場面臨現有內容在多大程度上可用于 AI 開發這一挑戰性問題。未來,各個領域負責任地合法使用 AI 技術的必要性將逐步增強。美國Substack博客作者Eric Newcomer認為,如果馬斯克堅持下去,這場訴訟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對 OpenAI 構成“迫在眉睫”的重要威脅事件。(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