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碩”與“專碩”僅...
分類: 最新資訊
短信詞典
編輯 : 短信大全
發布 : 04-14
閱讀 :206
對于大四的同學來說,四月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通過復試美美上岸,也有人發揮失利遺憾落榜,這其中,不乏有一些同學,是因為做錯了選擇,不僅導致自己努力一年全都白費,甚至考出378高分,卻連復試的大門都進不去。實際上,萬事開頭難,對于第一次接觸考研的同學來說,從選擇專業到選擇機構,都是第一次全新的嘗試,難免行差踏錯,更有甚者,在“學碩”與“專碩”的選擇上,就比其他人多吃了許多虧。25考研:學碩和專碩的區別學碩與專碩到底有啥區別?很多大三大四的同學,第一次了解到這個,多數是在目標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網上,搜索招生簡章,查看目標專業。而通過這個途徑,同學們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同一個專業專碩與學碩的考試科目、學費標準以及學制年限。這對于已經了解學碩和專碩差異,做好抉擇下一步就是投身備考的同學來說已足夠,但對于還處在迷茫期的同學們來說,僅了解這些就做選擇過于片面。筆者為同學們整理了一份表格,清晰簡明的對比出了25考研學碩和專碩的整體差異,建議有需要的同學和家長收藏。學碩和專碩,首先是培養目標不同,學碩的培養方向為學術研究,而專碩的培養方向是以實踐為導向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就業。培養方向不同,學費標準也相應有所差別,學碩專業每年的學費在8000元—10000元不等,而專碩的學費則在每年10000元—30000元不等。說完學費,筆者要強調一下二者的學制,學碩一般為3年制,專碩多數為兩年制,近幾年,不少院校為滿足考生需求,大力發展專碩,因此部分院校將專碩提升至3年制。部分考生只因看到專碩的學費高昂就選擇了放棄專碩,但如果專碩的學年制是兩年的話,讀完整個研究生的整體學費并不會比學碩高太多,因此不建議同學們因為幾千塊的差距就放棄專碩。選擇“學碩”還是“專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關鍵除此之外,不同學科類型,對應專碩和學碩的考試科目也不同,尤其一些院校的經管類專碩,考察396經濟類聯考或者199管理類聯考科目,其中雖然包含數學內容,但整體難度比這兩類學碩考察的數三,難度低很多。而招生和錄取,決定了學生考試的難度。學碩招生人數少,推免人數多;而專碩招生人數多,推免人數少。在錄取標準上,學碩初試分數低,復試的淘汰率比較高;而專碩初試分數高,復試的淘汰率則比較低。網上有同學表示:自己和朋友報考同一所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朋友331分剛好能進復試,而自己378分連復試的門都進不去。對于分數的差異和報考的難度,一方面和同學們報考的地區是“水區”還是“旱區”有關,“水區”指的是給分偏高的地區,而“旱區”則是競爭比較激烈,給分也更加嚴格的地區。另一方面就是考試科目的不同。像學碩考察的英語一,難度整體要比英語二的難度高些,數學的難度依次是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通過整體數據來看,如果是熱門專業,專碩的競爭往往比學碩更大。因為熱門專業會吸引一部分跨考的同學,而專碩跨考的門檻會比學碩更低,這點在筆試和面試上都會有所體現。當然,對于已經選好專業但是沒有選好專碩還是學碩的同學來說,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登錄目標院校的研究生學院官網,確定目標專業對專碩的要求。如果同學的數學學科比較薄弱,而目標院校的專碩又不考察數學或考察數學程度較輕的話,推薦選擇專碩。其次,確定目標院校學碩和專碩過往幾年的招錄情況,如果近三年學碩都呈現縮招趨勢,則需要謹慎報考;若專碩招生名額不減,但最低錄取分數年年攀登,則需要同學們多做準備。打好提前量,在確保自己英語、政治這樣的基礎科目不拉分的同時,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專業課上,因為在最后決定輸贏的,往往就是許多同學重視程度不夠高的專業課程。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